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五病区的一位食管癌患者王大爷在入院后完成相关检查,并于7月9日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后,他平安返回病房,一切都按预定的治疗轨迹进行。
然而,术后半月的一天深夜,王大爷突感胸腹部疼痛剧增,随即出现心律失常、高热、焦虑、躁动和血糖升高等一系列症状。值班医生两次请ICU会诊,尽管患者满足转诊要求,但因家属考虑到费用问题拒绝了转诊建议,决定暂时留在病房观察。医生多次劝说无果,只能先给予对症处理,但效果不佳。夜班护士不断巡视并汇报情况,值班医生也多次安抚与沟通。然而这一夜,王大爷被病痛折磨得苦不堪言,他的老伴儿和儿女更是心力交瘁。
次日清晨,于占武主任早早来到病房,带领管床医生对王大爷一夜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和仔细查体,最终找到了病因所在。主任立即调整了治疗方案,拔除了胸前的引流管,继续进行抗心律失常、每小时监测血糖变化、严控营养入量等对症治疗。在晨会后的交接班护理查房中,刘洋护士长了解王大爷的情况后,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配合医生积极为患者镇痛;教导家属识别监护仪上的异常指标,解释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允许违背“一床一陪护”原则,空出一整个病房为患者及家属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指导家属使用埋入皮下血糖仪,通过手机24小时监测血糖值,避免每日多次指尖采血的疼痛;常去巡视,倾听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满足他们的诉求,并耐心解答关于医保政策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医护人员与王大爷及其家属之间逐渐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王大爷的疼痛逐渐缓解,能够安稳入睡,各项指标也逐步达标。儿女们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愈发熟练,家属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和信任度日益提高,焦虑与烦躁情绪在充分休息后也逐渐消散。一周后的某个清晨查房时,王大爷幽默地说道,于主任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好、负责任,病房里终于再次响起了爽朗的笑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王大爷顺利出院了。
近日,胸外科五病区医护人员针对此案例联合开展了一次业务与教学相结合的护理个案查房。此次查房由刘洋护士长主持,管床医生王阁浜副主任医师参加并指导,科室内总责,高责,规培护士及实习护生均参加。首先,责任护士许艺馨主管护师从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阳性体征、诊断及治疗经过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接着,总责护士王振荣副主任护师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了食管癌相关知识,深入剖析了食管癌围术期护理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本案例患者病情变化时的异常反应和指征,总结了有效的护理策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学秘书何洁冰主管护师针对案例中涉及的常见课本知识,对规培护士及护生进行了随机提问并补充总结,加深了大家对基础护理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后,王阁浜副主任医师分享了“关于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一点思考”,对本案例患者的术式及整个医疗全过程进行了复盘,评估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合并症治疗、疼痛及营养状态,并对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管理进行了分析,帮助护士们更全面地了解该患者的治疗情况及观察要点。
最后,刘洋护士长对本次护理查房进行了总结:这不仅是一次医护合作成功挽救急症患者的案例分享,更是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查房学习。在王大爷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诊疗措施及时规范,护理方法准确得当,同时注入了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
在漫漫医学长路上,医生与护士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默契十足的搭档。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且远不止于此。在这场医患携手前行的旅程中,医护人员还用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担忧,用关爱与耐心温暖他们的心灵,鼓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与疾病抗争,让生命之花在一呼一吸间温暖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