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手术台前,一场外科医术的传承正在上演……
4月11日至12日,辽宁省肿瘤医院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刘也夫院长带领青年医生团队前往成都技能培训中心,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动物腹腔镜手术实训。与常规手术中由教授主刀、青年医师担任助手的固定模式不同,此次培训中,刘院长主动转变角色,退居幕后,他将手术台中央的“术者”位置让给年轻医生,自己则默默承担起"扶镜手"的辅助工作。
角色转换间见格局:从“主刀”到“扶镜”的育人智慧
在临床手术中,扶镜手掌控着腹腔镜视野的清晰度与稳定性,是决定手术流畅度的“第二双眼睛”。此次动物手术培训中,刘院长凭借数十年的腔镜手术经验亲自担任扶镜手,为青年医生提供精准、稳定的手术视野,确保操作过程流畅高效。
“分离钳再抬高一点,注意别夹肠管”“剪刀进腹时慢一点,别损伤器官”……培训室内,刘院长目光紧锁显示屏,实时指导着每个操作细节。当青年医生操作失误引发出血时,他并未急于接手,而是沉稳提醒:“持续吸引保持术野清晰,纱布压迫出血点后逐步移开,用电勾凝闭”
甘为人梯的传承者:把成长舞台交给年轻人
“刘院长教导我们,优秀的扶镜手必须站在术者角度思考,这样才能提供最精准的视野。”青年医师马作红总结道。“本次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遇到出血等紧急情况,我的手一直在抖。但看到刘院长在旁边耐心指导,心里就有底气,敢于迎难而上。”青年医师王开宇医生感慨。更让团队为之触动的是,培训结束后,刘院长还会逐一点评手术操作细节,从器械握持姿势到超声刀切肝剥离控制,他都逐一示范标准动作,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薪火相传的医学温度
经过两天的培训,青年医生们顺利完成了理论学习与动物手术,操作熟练度得到很大的提升。面对“院长为何亲自扶镜”的疑问,刘院长的回答朴实却深刻:“只有让年轻人站上主刀位,才能真正锤炼出临床决策能力。而我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托好这面‘镜子’,照见成长路上的每个沟坎。”
在当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刘也夫院长以其“退后一步”的教学智慧,诠释了学科带头人的责任担当。这盏始终稳定照亮前路的无影灯,终将指引更多年轻医者奔赴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