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每年都做常规健康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现在却查出了癌症?”很多癌症患者发现自己患病之初都发出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大多数人能坚持每年一次常规体检,却不在意防癌体检,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存在一种“体检误区”:认为自己已经做过常规体检了,就不需要做防癌体检了。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防癌体检,大部分的癌症会因此而成为常规体检的“漏网之鱼”。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与常规体检有哪些不同?
1、防癌体检具有侧重点,专业而个性化
常规体检的项目主要是传统的生理指标,然后评估各种器官的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往往缺乏针对性,而且准确率也相对较低。
防癌体检是一种专门针对身体器官癌症的检查,更具有侧重点,专业而个性化,通过现代的医疗检测手段,了解检查者身体健康状况。防癌体检针对不同器官的检查,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更加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准确率更高。
2、防癌体检更全面
常规体检可能侧重于传统的指标检查,可以检查出基本的症状和疾病类型,但有些疾病却很难被检测出来。
防癌体检会根据每一个人的检查情况,评估肿瘤的风险,更加侧重于个体化肿瘤专项筛查。为了提高防癌体检的效果,在体检时还需了解检测者的个人病史和家族病史,通过心理健康、睡眠、生活状态等等多个维度全方位预估,达到防癌筛查的目的。而且防癌体检更全面,可针对卵巢癌乳腺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多个病种,几乎不出现“漏网之鱼”。
定期进行防癌体检真的有必要吗?
常规体检是包括体格检查、胸片、B超及一些血液、体液检查等,这些检查能对人体的健康状况做出大概的判断,但对于早期肿瘤及心脑血管的前期则是不易识别。而肿瘤筛查则是通过肿瘤专业人士,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全身的检查,目的是发现早期肿瘤和获取受检者高危因素,从而预防肿瘤的专业方法。
由于两者侧重的内容不同,常规体检中通常很少包含肿瘤筛查项目,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每年都做常规体检,但不久又查出患癌症的原因。即便常规体检能查出部分癌症,也往往到了晚期。据专家介绍,人体所患肿瘤约有75%以上发生在身体易查出和易发现的部位,多种肿瘤都可以通过防癌体检及定期随访而早期发现,因此定期做防癌健康体检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给您的建议
根据癌症的发病特点,45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至少做一次防癌体检,并注意以下三点:
1、不要擅自取消体检项目
体检中有些项目可能稍有痛苦或不适,有些人便放弃了这些检查。例如,有些妇女不愿意接受妇科检查,这样就漏了对子宫颈及阴道癌症的筛查时机;还有人拒绝肛门指检,而 70%~80% 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
2、防癌检查一定要选择有实力的医院和肿瘤专科医生检查
与常规体检不同,防癌体检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运用系统的肿瘤筛检技术,如影像学、物理学、病理学、细胞学等多种检查手段发现早期的或无症状的肿瘤。而每一种检查项目都有其局限性,即使是近万元的PET-CT检查也不例外,有时炎症和肿瘤的影像显示很接近,可能造成混淆。因此,肿瘤专科医生的临床经验是任何仪器都不可替代的。
3、加强防癌意识,重视防癌体检
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和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更要重视,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应与专业的肿瘤科医生联系,确定自身的筛查计划、筛查方法和筛查频率,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总之,癌症治疗的关键在于“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三早”的关键是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发现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从而及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发病率。@所有人,定期体检,特别是防癌体检,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是您远离癌症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