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健康
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的传染性疾病,可累及人体各个器官,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时常需要与肺癌进行鉴别。
01
世界结核病日的由来
POINT ONE
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纪念1882年3月24日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发现结核病病原菌,及进一步推动全球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唤起公众斗争结核病的意识,遂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
02
我国结核病防治办法
POINT TWO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肺结核归类为乙类传染性疾病。我国于2013年3月24日起施行新版《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结核病的相关管理流程,附则8章41条,包括总则、机构与职责、预防、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与登记、肺结核患者治疗与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
03
机会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
POINT THREE
结核分枝杆菌是我们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当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时,容易感染结核病。结核病通常较为隐匿,不易发现,病程长,易迁延不愈。当确诊结核病之后,要通过较长期的抗结核治疗才能控制疾病。由于肺癌、肺结核两者在早期发病的症状及影像学特征等多方面的相似性,二者极易混淆。
04
肺结核与肺癌的关系
POINT FOUR
由于肺结核在发病形式上的不同诊断名称,很多人会将“肺结核瘤”误认为是恶性肿瘤,但本质上肺结核与肺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肺结核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其通过空气作为传播媒介或接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病,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抗结核治疗达到治愈效果。肺癌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存在生化物质的接触、吸烟或基因水平的改变等原因而引起发病,治疗上取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往往难以治愈。
05
虽然性质不同,但可产生因果关系
POINT FIVE
虽然肺结核与肺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但二者可相伴发生或者肺癌可继发于既往的结核病感染史。
继发于肺结核的肺癌人群,其常见原因可大致如下:
1、结核瘢痕诱导发生肺癌;
2、结核慢性炎症引起肺癌;
3、结核免疫功能异常促进肺癌发生。
06
肺结核与肺癌同时发生,要如何治疗?
POINT SIX
通常情况下,在合并活动性结核的有手术适应证的肺癌患者,可在痰涂片转阴性后选择手术治疗,并且有研究表明围手术期进行抗结核治疗不会增加术后风险。在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的肺癌患者中,一般无需给予抗结核治疗,仅给予抗肿瘤治疗即可。在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肺癌患者中,应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肿瘤的治疗,但两种治疗都将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药物损伤或副反应,在治疗期间应严格参照随访及各项指标的监测标准,以提高治疗效果的临床获益。
07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预后
POINT SEVEN
对于合并肺结核的肺癌患者,其死亡率较单纯肺癌患者或单纯肺结核患者均高;对于合并活动性结核的肺癌患者生存期则更短。有研究提示在肺癌靶基因突变方面,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的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显著提高,易出现19外显子缺失突变,在经过TKI治疗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较非肺结核的肺腺癌患者缩短。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