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死神降临
“专家”望而却步
“你的气管里长的恶性肿瘤,已经影响呼吸了,手术难度太大,我们做不了,您要是不死心的话可以去其他医院碰碰运气········”医生回避的眼神和无奈的叹息让欧阳和他的家人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事情还要从一年前说起。起初欧阳(化名)只是时不时咳嗽两声,偶尔咳得特别严重,但是因为忙,一直也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欧阳在爬楼梯后发现自己喘不过气来,这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开始了这段并不顺利的求医之路。
“这半年来我感觉自己气喘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就好像嗓子里有什么东西堵着,最严重的时候根本就喘不过来气儿,谁能想到这气管里能长这么大个肿瘤。”欧阳回想起自己的求医经历,眼里噙满了泪水。自从患病以来,他在家属的陪同下辗转省内多家医院,很多主任都无奈摇着头告知手术难度超出了个人水平,而且手术可能涉及切除右全肺,术后不但可能肺功能损伤一半以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死亡率也非常高。
“难道我的人生故事就只能写到这儿了么?”
就在欧阳全家绝望之际,当地专家建议他到“省肿瘤医院”救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欧阳来到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
凭借着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六病区张亮主任初见欧阳便察觉出病情的严重。欧阳的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主支气管开口的地方见一肿物,支气管管腔堵塞80%,病理提示涎腺源性肿瘤,倾向多形性腺瘤,右主支气管开口处肿物为恶性,伴随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在胸外科医生眼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无疑直接将手术难度拉满,如同死神举起“亮闪闪”的镰刀。
迎难而上 省肿瘤点燃重生希望
考虑到欧阳病情比较危急,张亮主任立即将他收治住院,在全面了解欧阳病情之后,张主任郑重地向欧阳一家承诺 “虽然手术难度很大,但是有信心保留右侧肺组织。”
一句简单的承诺,给了欧阳一家生的希望。
手术前,张亮主任带领胸外科六病区全体医生并邀请内科、放疗科、病理科、麻醉科、内镜科和医学影像科的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经专家团队的详细评估和多轮讨论,最终制定了最优的治疗方案。
“本例患者是右主支气管中央型肺癌,现在已经累及到隆突和左主支气管及右侧二级隆突,转移的隆突下淋巴结增加了手术难度,且右肺上叶结节需要一并处理;若行切除右全肺后左主支气管和气管吻合,将会降低手术难度,但是为最大可能保留健康的右肺组织,我们团队提出了切除右肺上叶、保留中下叶、重建隆突的治疗方案。”张亮主任介绍道。
业内专家大多将“隆突重建”手术视为胸外科“天花板”手术,有些医生别说做过,有所了解的都少之又少。支气管切除后再次吻合不仅手术难度大,术后一旦吻合口愈合不佳,补救措施几乎为零,这对术者的手法要求极为苛刻,加之手术后的管理要求也非常高,目前全国仅有少数几家医院的胸外科能够开展。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每年的高难度手术雄踞省内第一,强大的医疗实力给了张亮主任团队信心和底气,面对求助无门的患者,张主任团队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充满挑战的“不可能任务”。
顶级气管手术 拆除定时“炸弹”
经过充分的准备,欧阳的手术如期进行。手术当天,在麻醉科索良缘主任医师、手术室主管护士屈卓及台上护士王一森的帮助下,张亮主任带领童伟主任医师、臧斌主治医师、谢军伟住院医师、胡轩博住院医师以及进修医生张敏和王宏亮副主任医师和郭晓奇研究生等人整装上阵,通力配合,顺利切除了气管肿物和右肺上叶,保留右肺中下叶并重建了隆突,最大限度保留了健康肺组织的肺功能,完成了手术前向家属立下的“军令状”。高超的手术技术和高效的团队配合让如此高难度手术仅耗时3小时45分钟,术后欧阳顺利苏醒返回胸外科六病区病房。
张亮主任团队手术中
术后第1天,欧阳气管内血凝块堵塞气道,无法咳出,在内镜室李庆庆医生帮助下顺利吸出双侧气道内血凝块。在张亮主任、管床医生谢军伟医师以及刘洋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细心照顾下,欧阳恢复良好,在手术后的第9天便顺利出院,回到了家中。
在出院时,本就话不多的欧阳一家最深切的表达就是那满含热泪的双眼和频频举起的大拇指。离院时欧阳的家人紧握张亮主任双手,满眼泪水说:“张主任,您不仅拯救了我家欧阳的命,也救了我们一家人,您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
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旭院长在得知感人故事后,也对胸外科六病区高超的专业技艺和果敢的责任担当点赞,并勉励胸外科六病区“继续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继续以攻克疑难杂症为己任,努力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张亮主任手术团队合影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