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科普健康

科普健康

2月4日世界抗癌日

  • 分类:科普宣传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2-03 14:4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2月4日世界抗癌日

【概要描述】

  • 分类:科普宣传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2-03 14:42
  • 访问量:
详情

一、世界抗癌日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首要敌人,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至20世纪末,全世界每年肿瘤新发病人数超过1000万人,年死亡人数超过700万。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日、德)和中国的大中城市,癌症死亡占死因中的第一位,且比率高达20%。癌症是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年中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
尽管有先进的医疗技术,由于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抽烟等原因,如果没有进一步抑制癌症的措施,预计到2020年每年将有2000万起新的癌症病例,而癌症患者死亡人数将突破1000万人。癌症的高发区中相当一部分集中于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成为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有700多万人死于癌症,且每年新增近1100万癌症患者。2006年,死于癌症的人数比死于艾滋病、疟疾以及肺结核三者的总人数还要多。
二、世界抗癌日 - 预防常识
  科学高效的防癌治癌是世界级的难题,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强烈愿望与迫切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积极发展长期的国家控制癌症战略,最根本的措施是消除或避免癌症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从而战胜癌症。
  肿瘤的预防可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是在肿瘤尚未形成时,通过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和健康保健来进行;
  二级预防指在肿瘤形成早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患于开端,防止肿瘤发展;
    三级预防是注重康复,目的是提高肿瘤患者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通过规范化诊治方案,提供康复指导,对癌症病人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锻炼指导。
  只要能够饮食中注意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面对各种致癌危险因素侵袭时就可以形成巩固的防线。 [1]
三、防癌饮食
  癌症的发生固然有遗传、基因等内因作祟,但90%以上是外部环境导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40%的癌症患者与饮食习惯、食物构成、食物加工、烹饪方法等因素有关。有大约30%的癌症与生活习惯,特别是吸烟、喝酒有关。另外还有一些和个体的体质有关的因素。这里介绍10条预防癌症的饮食规则,仅供参考。
  1、食物多样化:注意食物多样化,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应占每餐的2/3以上,植物性饮食应含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和粗粮等。
  2、控制体重: 避免体重过重或过轻,成年后要限制体重增幅不超过5公斤,超重或过度肥胖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癌、肾癌、肠癌的危险性增高。
  3、不吃烧焦的食物:烤鱼、烤肉时应避免肉汁烧焦。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及熏肉只能偶尔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
  4、多吃淀粉类食物:
  每天吃600—800克各种谷类、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少越好。要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食物中的淀粉有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的作用,高纤维饮食有可能预防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的发生。
  5、多吃蔬菜、水果:坚持每天吃400—800克各种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症的危险性下降20%,每天吃五种或五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6、不提倡饮酒:如饮酒每天不超过一杯(相当于250毫升啤酒、100毫升红酒或25毫升白酒),经常饮酒能增加患口肠癌、咽喉癌、食道癌等的危险。
  7、减少红肉摄入量:每天应少于90克,最好用鱼和家禽替代红肉。红肉会增加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危险率。同时要限制高脂饮食,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应选择恰当的植物油(如橄榄油等)。
  8、限制腌制食品的摄入并控制盐和调料的使用:高盐饮食会增加胃癌的患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
  9、不要食用在常温下保存过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10、坚持体育锻炼:每天应坚持锻炼40-60分钟,快走或类似强度锻炼为宜。
                               (文章来源:辽宁省健康教育中心)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河沿路44号

预约挂号电话:024-31916684

辽ICP备13011253号-1

版权所有:辽宁省肿瘤医院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