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健康
“世界睡眠日”由何而来?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组织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起,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2015年3月21日是第15个世界睡眠日。
历年“世界睡眠日”主题”
一、睡眠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 促进脑功能发育和身体生长。
2. 保存脑部能量,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巩固记忆,使大脑发挥最佳功能。
3. 使肌肉放松,恢复身体疲劳。
4. 调节内分泌系统。
5.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
二、良好睡眠的标准是什么?
1. 入睡快,在10-20分钟左右入睡。
2. 睡眠深,呼吸深长,无起夜或很少起夜,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
3. 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4. 睡眠好坏主要以是否消除了疲劳,精力是否充沛来判断。
三、睡眠时间多长比较适宜?
睡眠时间应当根据年龄和个人体质特征确定。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睡7-8小时。晚上10点至凌晨4点睡眠质量最高。晚上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凌晨2、3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
四、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
1.影响新陈代谢,加速皮肤的老化,使眼圈发黑,加快人的衰老。
2.降低免疫力,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3.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4.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难以做到思维清晰、反应灵敏。
五、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1.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
2.采取舒适的睡眠姿势。
3.养成良好的睡眠生活习惯。
4.适量运动促进睡眠。
六、什么是适宜的睡眠环境?
睡眠的环境包括声音、温度、湿度、气味、通风、光线、空气质量和空间等条件。宁静恬淡,光线暗,空气新鲜无异味,20摄氏度左右的适宜温度,床铺软硬适当,枕头高矮合适,被子柔软、舒适,衣服宽松等可有助于睡眠。
七、哪种姿势有助于睡眠?
侧卧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放松,也不影响身体内脏的正常活动。在侧卧中,右侧卧又比左侧卧更好。睡觉时不要张口呼吸,最好用鼻子呼吸。睡觉时用被子蒙着头,吸进体内的氧气少了,会产生憋闷,影响睡眠。
八、哪些生活习惯有助于睡眠?
1.养成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按时睡眠的习惯,按时睡,定时起。
2.睡前不要吃得过饱,水喝得过多。
3.睡前不要看过于刺激、恐怖的电视节目,也不要听激烈的音乐,睡前不喝浓茶、咖啡饮品。
4.就寝前喝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泡脚,洗热水澡能帮助入睡。
九、运动有助于睡眠吗?
适量运动可缓解白天所累积的紧张并使得身心放松而增进睡眠。理想的运动时间是下午、傍晚,晚饭后1-2小时做适量的运动,能够促进深度睡眠,特别是脑力工作者。但运动不必过度疲劳。
十、健康睡眠与平安出行有什么关系?
保证充足睡眠,不疲劳驾驶有利于平安出行。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导致出现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的现象。而睡眠不足是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
十一、疲劳驾驶有何危害?
疲劳驾驶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十二、如何避免疲劳驾驶,保证平安出行?
1.保证7-8小时高质量的睡眠。
2.尽量不要在自己习惯睡眠的时间段驾车。
3.驾车前如果感觉体力或精神不佳,则不要勉强驾驶。
4.长途驾驶应2人以上交替驾驶,每人连续驾车不超过4个小时。
5.开车不喝酒,酒后注意力下降,产生困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文章来源:辽宁省健康教育中心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