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详情
11月11日,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组织召开了中美肺癌论坛,会议特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柳柏林教授作专题研究报告,我院院长朴浩哲、院长助理刘宏旭出席会议,会议由胸外科主任医师于占武主持。
院长朴浩哲致开幕词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推动我院肺癌的科研及临床共同发展,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随后,柳柏林教授做了题为“非小细胞肺癌表观遗传学的化疗敏感性”的研究报告,柳教授团队从临床问题出发对化疗耐药进行研究,在乳腺癌中survivin介导了紫杉醇的耐药,进一步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发现恩替诺特通过抑制survivin的表达来增加紫杉醇引起的凋亡,通过文献查询,找出针对survivin的mRNA进行进一步检测,发现miR-203及miR-542-3导致survivin的上调引起紫杉醇的耐药,miR-203及miR-542-3可能成为提高化疗疗效的利器。柳教授从科研角度给大家完整展示了如何从临床问题出发来做肺癌的科学研究。精彩的报告让人耳目一新、广开视野、受益匪浅。讨论嘉宾为张敬东、张勇、张桂荣及李霞教授,讨论环节各科专家纷纷向柳教授讨教科研问题,气氛十分热烈。
院长助理、胸外科主任刘宏旭教授做了题为“复杂肺癌患者的胸腔镜微创治疗”的讲座。刘教授在通过手术视频实例讲解时指出,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往的相对手术禁忌症已逐渐成为了手术适应症;对于复杂的胸腔镜手术应采取个体化的微创手术策略。讨论嘉宾为玉寒冰、罗全、刘德贵及孙德宇教授,讨论嘉宾从外科角度对刘宏旭教授的观点产生共鸣并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内科四病区主任马锐做了题为“肺癌靶向治疗进展”的讲座。她对近期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行了回顾,进一步总结了目前靶向治疗的形势:小分子TKI有喜无惊、抗血管治疗精彩绽放及免疫治疗新鲜出炉。讨论嘉宾为李晓玲、唐域及贾鑑慧教授,讨论嘉宾从内科及放疗科的角度讨论肺癌治疗方面的进展。
病理科主任张勇教授做了题为“肺黏液性腺癌病理诊断思路”的讲座。他通过病例讲述了肺黏液性腺癌的病理诊断思路,同时提出肿瘤的来源确定在病理诊断中的挑战比较大。讨论嘉宾为秦宝丽、马业罡及任翼教授,讨论嘉宾分别从内外科角度讨论了肺癌病理诊断的过程及所面临的困难,通过内外科与病理科的更好沟通,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最后,胸外科副主任孙楠介绍了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的发展历史、取得的成就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次论坛不仅有本院胸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日间病房、中心实验室等各科室主任专家组成的讨论嘉宾团队参与,还吸引了外院的专家同行参与讨论交流。专家们从多学科的角度对肺癌进行了深入探讨,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肺癌。本次论坛柳教授给我院带来了新的科研思路,促进了我院的科研工作发展,多学科的合作也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的肺癌综合诊治能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培训作帆 梦想起航
上一个:
培训作帆 梦想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