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学术|辽宁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顺利举办
时间:2021年12月16日 查阅: 转发

12月11-12日,由辽宁省抗癌协会主办,辽宁省肿瘤医院日间病房承办的辽宁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靶向治疗高峰论坛如期举行。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当日累计访问量达2000余次,为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朴浩哲教授,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罗娅红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辽宁省肿瘤医院日间病房主任、辽宁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唐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IMG_256

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朴浩哲教授致辞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多年来对医院的发展,特别是对日间病房诊疗和学科交流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精准时代,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难点,如多靶点、耐药、异质性等问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把靶向治疗的阶段性成果展现给与会者,不断提高辽宁省肿瘤综合治疗水平,惠及更多的肿瘤患者。

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罗娅红对辽宁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辽宁省肿瘤靶向规范化诊疗工作的发展,使全省肿瘤靶向治疗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

第一阶段学术讲座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马飞教授对抗体药物偶联物药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医用专家共识(2020版)进行了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陆劲松教授结合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进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滕月娥教授介绍了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历程;辽宁省肿瘤医院李建一教授对保留乳房外形乳腺癌手术的演变与临床实践进行了精彩报告。

第二阶段学术讲座环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巴一教授介绍了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的思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刘子玲教授介绍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精准治疗策略;上海市肺科医院苏春霞教授针对肺癌精准治疗变革与发展作了精彩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段建春教授介绍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辽宁省肿瘤医院张睿教授介绍了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杨林教授介绍了优化转移性结直肠癌精准治疗及临床实践-2021ESMO进展。

12月11日召开的前期会议,由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赵岩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各位专家围绕日间诊疗实践及肿瘤营养进行了分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薛冬教授介绍了中国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及北大肿瘤实践;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洪云教授进行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日间诊疗病房经验分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介绍了上海肿瘤日间诊疗管理规范概要;中国医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姚庆华教授围绕肿瘤患者营养状态能够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开展讲座;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孙凌宇教授介绍了胃肠肿瘤多学科管理模式。

与会嘉宾针对各个专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会场讨论氛围十分热烈。各位讲者、主持人和讨论嘉宾的真知灼见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大会主席、日间病房主任唐域教授在会议总结时,再次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及同道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辽宁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得到了各位学术同仁的大力帮助与支持,逐步将辽宁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高峰论坛打造成为省内参与度非常高的学术盛宴。未来,专委会将秉承“精准、靶向”的理念,进一步搭建省内外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推进辽宁地区靶向治疗的发展。专委会将与各位专家携手并进,共同推进辽宁省地区肿瘤靶向治疗开拓新领域,达到新高度。

稿件、图片来源:日间病房

编辑:党委宣传部王瑶

责编:党委宣传部  郑阳